问题 | 产假期间被要求提前上班是否合法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保障 |
解答 |
一、产假期间被要求提前上班是否合法 对于产假期间要求提前返岗的合法性分析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女性劳动者享有法定的产假权益。在此期间内,雇主必须提供相应的假期福利,以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然而,如果出于工作需求或个人意愿,女性劳动者在产假尚未结束时便选择提前返回工作岗位,这并不意味着雇主剥夺了她们的休息权,而是她们自主决定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且这种行为完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__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产假期间被通知调岗合理吗 当劳动者在享有法定的产假时期内面临职位调动时,若用人单位在事前已就相关事宜与劳动者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且该岗位调动具备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则此种情况下的岗位变动应视为合法有效; 然而,若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作出岗位调整决定,那么这种行为原则上将被判定为无效; 倘若用人单位出于迫使劳动者主动辞职的目的而实施岗位调动,劳动者因此选择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此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调整。 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三、产假期间被辞退怎么算补偿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确指示,女员工在法定产假期限内遭到解雇的行为被视为非法解除劳动合同事件。 对于这样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金额向该名员工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而关于经济补偿的具体计算方式,则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所服务的年限为基础,每满一年便向其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作为补偿。 若劳动者在六个月以上但不足一年的时间内离职,则将其视作一整年进行计算;反之,如果劳动者在不满六个月的时间内离职,则仅需向其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所提到的“月工资”,实际上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前的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收入。 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您需要妥善保存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以及辞退通知书等等。 产假期间女性劳动者享有合法权益保障,如被要求提前返岗,需依据实际情况判断。如因工作急需且劳动者自愿,不违反法律规定。但如雇主强制要求,可能侵犯劳动者休息权,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在产假期间要求提前返岗的合法性,需根据双方协商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