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罪有没有可能撤诉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罪有没有可能撤诉 交通肇事罪通常划分为公共讼案范畴,根据一般的司法流程来看,其自身并不具备被撤诉的可能性。此类案件往往是由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代表社会公义,针对涉及犯罪的嫌疑人员进行讼诉。在司法程序中,是否对嫌犯追究刑事责任并不是由受害者单方面决定的。 然而,若犯罪行为的程度极为轻微,依据现行的刑法规定可能无需施加刑罚或可得以减免刑罚,那么检察机关便有权利作出不起诉决定。在某些特定情形中,例如犯罪嫌疑人员积极地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获得了受害者的谅解,检察机关可能会全面权衡案件的具体情况,从而做出相对宽松的处理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交通肇事罪的自首可以减刑吗? 尊敬的读者们,我想在此详细解释一下,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自首的情况下,是可以获得相应减轻或从轻处罚的。 这不仅符合我们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彰显了我们社会公正公平的价值取向。 在具体实践中,犯罪情节比较轻微的人员,甚至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并承认罪行的实施程度,对案件审理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 如果这些犯罪行为没有被办案机关发现,那么将会带来自首从轻处罚幅度的明显下降。 当这些罪行被隐藏起来时,自首者将可以享有基准刑降低40%以下的优待,而这个降幅一般不会高于四年的限度。《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交通肇事罪无谅解书判刑多少年 在刑事法律中,针对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并不仅仅依据于是否获得受害人家属或其他公众的谅解书,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未能得到受害人家属或公众的谅解书,并在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后,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最终造成了人员重伤、死亡,或者导致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那么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而倘若在此基础上,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极端恶劣的情节,那么其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因为逃逸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则其将会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然而,具体的量刑还要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事故责任的确认、人员伤亡状况、行为人的坦诚认罪态度以及是否主动自首等。 交通肇事罪属于公诉案件,一般不可撤诉。刑事责任不由受害者单方面决定。若犯罪轻微,可能免于或减轻刑罚,检察机关可不起诉。在特定情况下,如嫌疑人赔偿并获得受害者谅解,检察机关可能做出宽松处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