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追诉时效经过是什么意思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诉讼 |
解答 |
一、追诉时效经过是什么意思 所谓追诉时效已经超过,具体而言即是依据法律明文规定,对特定犯罪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期限已经届满。在此期间内,司法机关享有合法权利对相关犯罪者进行追究,一旦这一时限超越过去,在没有法定特殊事由存在的前提下,通常就无法再施以犯罪者应有的刑事责任追究。追诉时效制度设立的初衷在于确保刑法目的得到充分实现,进而彰显刑法所奉行的克制原则与谦抑精神,激励司法机关适时行使追诉权力,同时对于维护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秩序的修复亦具有积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追诉时效经过什么审查 关于追诉时效经过与否的审查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深入研究犯罪行为实施的具体日期及其可能对应的追诉时效期限。显然,追诉时效期限需要依据法定最高刑法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判定。 其次,我们还需要对是否存在时效中断或者时效延长的特殊情形进行严谨的审查研究。例如,若在追诉期限内再度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前罪的追诉期限应当由新犯的后罪之日重新开始计算。此外,为了确保时效计算的准确性,我们还需审慎评估相关的证据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追诉时效经过哪些阶段 在司法实践中,追诉期限主要经历以下四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对于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情况,具有此类情节的案件,其追诉期限通常长达五年; 其次,就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但不满十年有期徒刑这一情形而言,其追诉期限则为十年;再者,若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其追诉期限将延长至十五年; 最后,当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时,其追诉期限将进一步延长至二十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二十年后,若仍有必要对相关犯罪行为进行追诉,也应当先上报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和批准才可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对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期限已满。期内,司法机关有权追责,期限过后,除特殊情形,不得追究刑事责任。此制度旨在实现刑法目的,体现克制、谦抑原则,促司法机关及时行权,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秩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