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劫罪预备怎么认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抢劫罪预备怎么认定 判定抢劫罪预备,要看嫌疑人是否为抢劫展开必要准备因外力未付诸行动,如筹备工具、营造场景等。具体如精心谋划作案途径、提前准备枪支等,只要未达实施暴力或威胁程度,都算抢劫罪预备。认定时要全面分析研讨案件行为人犯罪意图、准备措施、未实施原因等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抢劫罪预备行为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抢劫罪预备行为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准备工具如购买刀具、绳索等作案工具;制造条件如勘查作案地点、跟踪被害人等。一般来说,预备行为尚未对被害人的人身或财产安全造成直接的现实威胁。 在法律界定上,若行为人只是进行了预备行为,尚未着手实施抢劫行为,一般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如果预备行为情节严重,如准备爆炸物等危险物品用于抢劫,即便未着手实施,也可能会受到较为严厉的惩处。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法律认定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来综合判断。 三、抢劫罪未遂与预备如何区分 抢劫罪未遂是已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区分在于:着手的判断是关键。若已开始对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实行强制的行为,如对被害人实施暴力、胁迫或其他类似方法,可认定为着手,此后因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的为未遂;若只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如购买作案工具、勘察作案现场等,尚未开始实行暴力等强制行为的,则为预备。例如,甲携带凶器前往被害人住所,在途中被警察抓获,此为预备;若甲已进入被害人住所并对其实施暴力,因邻居阻拦未抢到财物,这就是未遂。 抢劫罪预备的认定,主要看行为人是否已经为实施抢劫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比如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像谋划作案路线、准备凶器等,但尚未开始实施暴力、胁迫等抢劫的实行行为。 抢劫罪预备的认定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客观准备行为以及未着手实行犯罪的原因等多方面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