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强制执行了还能和解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一、被强制执行了还能和解吗 若您面临着强制执行的困境,仍有可能通过和解来化解争议。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当事人双方有权就执行事项及方式展开协商,从而达成和解协议。这种方式不仅能让纠纷得到更加灵活有效的解决,还能降低执行成本与所需时间。然而,和解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具备可实际履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二、被强制执行后还可通过和解解决吗 被强制执行后仍可通过和解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也可以经执行法院主持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达成后,被执行人按照协议履行义务的,执行程序终结。若被执行人未履行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就履行和解协议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和解协议的达成有利于避免双方当事人陷入长期的执行程序,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也为双方提供了一种灵活解决纠纷的方式。但和解协议需合法有效,且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三、被起诉后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被起诉后申请强制执行,需先明确判决已生效且对方未履行义务。具体流程如下: 向一审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书应包含申请人、被申请人基本信息,申请执行的依据等内容。同时提交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相关材料。法院收到申请后,会在七日内予以审查,符合条件的,将立案并发出执行通知。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可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人财产,扣押、拍卖其财物等措施。申请人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被申请人财产线索等信息,以提高执行效率。若在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可向法院申请中止执行,待协议履行完毕后再恢复执行。 被强制执行了通常还是能和解的。在强制执行阶段,双方可以就执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协商并达成和解协议。这有助于更灵活、高效地解决纠纷,减少执行成本和时间。但和解协议必须合法且能够实际履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