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确以超过仲裁申请时限是否可以立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对确以超过仲裁申请时限是否可以立案 超逾仲裁申请时效的情形下,是否仍可进行立案处理? 当事人如超过法定15个工作日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经人民法院审查后,将依法做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决定。 然而,若自超过上述时限的第十六天起,用人单位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实终局仲裁裁决确实存在错误或不当之处,那么其可在收到仲裁裁决通知书的那一刻起算,在30日期限内提出撤销该裁决的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二、对已超过诉讼时效是否还能提起诉讼 已超过诉讼时效仍能提起诉讼,但可能面临对方提出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从而导致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超过诉讼时效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未消灭,只是其请求权依法受到了限制。在诉讼中,法院不会主动审查诉讼时效是否已过,而是由被告提出抗辩。如果被告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仍应审理案件。所以,即使超过诉讼时效,仍可尝试提起诉讼,但要做好败诉的准备。 三、对超过仲裁申请时限后能否进行立案? 一般情况下,超过仲裁申请时限后通常不能立案。仲裁申请有时效规定,若超过规定的时效期限,仲裁机构可能会以超过时效为由不予受理。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导致未能在时效内申请仲裁,这种情况下可以向仲裁机构说明情况,请求其认定是否应受理。此外,一些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下可以突破时效限制,比如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等请求权的,时效期间可能会延长。总之,超过仲裁申请时限后能否立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向仲裁机构提出合理请求。 超过仲裁申请时效后,一般情况下,立案处理的可能性较小。当事人若在法定15个工作日诉讼时效后重新起诉,法院很可能裁定不予受理。但如果用人单位在超过时效的第十六天起,能证明终局仲裁裁决有误,可在收到裁决书后30日内申请撤销。因此,虽然超时效立案难,但在特定条件下,仍有可能通过申请撤销来寻求法律救济。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