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认定帮信罪的依据包括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认定帮信罪的依据包括哪些 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中,被人们广为知晓并敬畏的“帮信罪”,其全名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要确定某人是否触犯该罪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首先,行为人必须明确知晓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从事违法甚至犯罪活动; 然后,尽管明知这些情况存在,行为人仍然向他们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以及通讯传输等网络技术性支持服务,或提供类似于广告宣传、支付结算等便利性帮助。再有就是,行为人的行动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使得犯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最后,行为人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实际的危害,例如导致他人财产损失、个人隐私泄露等严重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认定受贿罪的证据包含哪些 认定受贿罪的证据通常包含以下方面: -物证:如受贿所得的财物,包括现金、贵重物品等,可证明犯罪行为的物质结果。 -书证:如受贿相关的文件、合同、记账凭证等,能反映受贿的事实和情节。 -证人证言:包括行贿人、受贿人同事、亲属等的证言,有助于证实受贿行为的发生。 -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其对受贿行为的承认或辩解,是重要的证据之一,但需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鉴定意见:对财物价值等进行鉴定,确定受贿金额等关键事实。 -电子数据:如受贿过程中的通讯记录、转账记录等电子信息,可作为证据使用。只有这些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能有力地认定受贿罪。 三、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标准有哪些 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有以下标准:一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吸收资金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不限于亲友等特定对象。二是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这是吸引公众存款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吸引更多人参与。三是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四是达到一定数额标准。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予以追诉。在司法实践中,需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来准确认定该罪。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犯罪,仍提供技术支持或便利,助其犯罪。判断标准包括:明知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便利、推动犯罪、造成社会危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