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诉期限的法条有哪些 |
分类 | 诉讼仲裁-办案流程 |
解答 |
一、上诉期限的法条有哪些 上诉期限依案件类型有别。民事、行政案件中,对一审判决不服,自判决书送达日起15日内可上诉;对一审裁定不服,自裁定书送达日起10日内可上诉。刑事案件中,不服判决上诉及抗诉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上诉及抗诉期限为5日,均从收到次日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上诉期限的规定在哪些法律中有体现? 上诉期限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利的时间期限,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和有序。 三、上诉期限届满后还能进行上诉吗 上诉期限届满后一般不能再进行上诉。根据法律规定,民事案件的上诉期限通常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超过该期限,上诉权即消灭,法院也不再受理上诉。 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判决确有错误、发现新的证据等,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申请再审,但这并非上诉。 总之,在上诉期限内未提起上诉的,通常不能再就该判决进行上诉,当事人应谨慎把握上诉期限,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诉期限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来说,民事和行政案件,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刑事案件中,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