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行政复议前置的情形包括哪些
分类 行政类-行政复议
解答

一、行政复议前置的情形包括哪些

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持有异议,您有权向相关的国务院部门或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申请。

当对行政复议结果仍存有质疑时,您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请求,同时,也能够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寻求裁决援助,届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依据本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进行最终裁定。

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若发现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他们已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那么应当首先启动行政复议程序;

如果对行政复议结果仍心存疑虑,便可依法向人民法院发起行政诉讼。

针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与税务机关在纳税事宜上产生的争议,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履行缴纳和解缴税款及滞纳金的义务,或者为上述行为提供适当的担保,随后方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二、行政诉讼前置的条件包含哪些?

行政诉讼前置的条件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是法律明确规定某些行政争议需先经行政复议等前置程序,如纳税争议等;二是该前置程序是法定的必经程序,未经此程序不得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三是前置程序必须已经完成,包括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等;四是行政行为必须属于可诉的行政行为范围,具有可争讼性和可撤销性。例如,土地征收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若法律规定需先经行政复议,那么在提起行政诉讼前必须先完成行政复议程序,否则可能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三、行政诉讼前为何要进行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前进行行政复议,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行政复议是一种内部监督纠错机制,能在行政系统内部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可能发现并纠正原行政行为的错误或不当之处,避免不必要的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复议决定通常具有一定的拘束力,若对复议决定仍不服再提起诉讼,复议决定可能成为诉讼的重要证据或参考依据。再者,有些行政争议案件规定需先经复议,未经复议直接起诉可能会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总之,行政复议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相对便捷、高效且能在行政系统内部解决争议的途径,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行政秩序的稳定。

对国务院部门或地方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满,公民可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满意可诉讼或寻求国务院裁决。涉及自然资源权益受损,需先复议再诉讼。税务争议中,须先执行税务机关决定并履行相关义务后方可申请行政复议。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