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未成年民事诉讼需要什么
分类 诉讼仲裁-诉讼管辖
解答

一、未成年民事诉讼需要什么

未成年人参与民事诉讼所需具备的条件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如其合法民事权益遭到不当侵犯或者同他人之间产生纠纷,均有权以自身名义向当地人民法院发起民事诉讼,以此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民事诉讼权利。

然而,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完全成熟,无法亲自参与诉讼过程,因此必须委托其法定代理人(通常为父母)以代理人身份代为出庭,而原告人则应为实际遭受权益损害的未成年人本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未成年民事诉讼的诉讼流程是什么

未成年民事诉讼流程如下:首先,由法定代理人代为提起诉讼,需明确原告和被告。接着,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并指定举证期限等。在庭审阶段,法定代理人应陪同未成年原告参加,法庭会进行证据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若涉及调解,也可在法官主持下进行。庭审结束后,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若一方不服判决,可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整个过程中,要充分保障未成年原告的合法权益,注重证据的收集和运用,确保诉讼程序合法合规。

三、未成年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有哪些

未成年民事诉讼证据收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书证,如合同、信件、短信等书面材料;物证,与案件相关的物品等;证人证言,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的陈述;视听资料,如录音、录像等;电子数据,如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对于未成年人,其提供的证据需符合其年龄和认知水平,可由法定代理人协助收集。同时,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权益,避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如在收集证据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未成年人参与民事诉讼需满足:合法民事权益受侵害或与他人发生纠纷,有权以自身名义起诉。因身心未成熟,须委托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代为出庭,原告为实际受侵害的未成年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