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离异孩子可以继承母亲遗产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一、父母离异孩子可以继承母亲遗产吗 在父母离异的情况下,子女对于其母留下的遗产继承权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身为被继承人的母亲直接生育的子女,他们依法享有继承母亲财产的资格与权利。 然而,在被继承人母亲生前通过合法且具有效力的遗嘱明确排除子女的继承权时,子女才会失去相应的继承权益。 二、父母离异孩子监护权改 父母离异后对子女监护权的变更 在夫妇离婚之后,针对子女监护权的变更问题,可以细分为三个具体情况: 首先,原先的监护人权柄松动,再也无法承担起相应的义务; 其次,监护人虽然具备应尽职责的能力,然而却对该项责任敷衍塞责、视若无睹; 最后,导致监护权变更的原因也可能在于原来的监护人身亡或者失踪等突发事件。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三、父母离异孩子需要赡养另一方吗 父母离异之后,孩子是否需要对另一方履行赡养义务? 在离婚过程中,子女仍需承担成年后赡养父母的义务。 此项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原则: 首先,父亲或母亲与各自的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并不会因为父母亲的婚姻破裂而有所改变或者消失; 其次,作为子女的成年人,需要肩负起照料、帮助以及扶持父母亲的责任。 并且,父母亲对于未成年子女而言,同样具有抚养、教育及保护其成长的法律效力。 最后,赡养年迈的父母亲乃是子女应尽的法定责任。 在不能有效履行赡养义务时,即父母亲有权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子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在探讨父母离异孩子是否可以继承母亲遗产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明确法律规定,父母离异并不影响孩子的继承权。孩子依然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畴,可以依法继承母亲的遗产。不过,这里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例如,若母亲在遗嘱中对遗产另有安排,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还有在继承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债务问题,孩子在继承遗产的同时,也需要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母亲的债务。如果您对这些复杂的遗产继承情况存在疑问,或者对与父母离异后的其他相关权益保障感到困惑,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的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