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就业补助金如何申请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纠纷 |
解答 |
一、工伤就业补助金如何申请 对于因工伤事故而导致的就业补助金申请事宜,通常情况下,首先需要完成工伤认定以及劳动能力鉴定两个步骤。在明确了工伤所处的等级之后,您便可向所属的用人单位提交申请。若遭遇用人单位的拒绝,您需准备齐全相关的资料,例如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个人身份证明文件、劳动关系证明等等,然后向所在地的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诉。在此过程中,请务必关注申请的时效性问题,一般来说,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公布之日起开始计算。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工伤伤残津贴如何进行申领 申领工伤伤残津贴,首先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等级,且已被认定为工伤。单位应在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30日内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单位未申报的,工伤职工可在1年内自行申报。社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按照伤残等级对应的标准发放伤残津贴。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五、六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需注意,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工伤医疗补助金如何领取 工伤医疗补助金通常在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领取。领取流程如下:首先,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向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符合领取条件的,将按照规定的标准计算并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一般来说,该补助金是一次性发放。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具体领取标准和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要以当地的工伤保险法规和政策为准。如果在领取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咨询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或专业律师。 工伤就业补助金的申请,一般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在确定了工伤等级后,您可以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如果单位拒绝,您可以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同时,要注意申请的时效,一般是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