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开车撞死人但未逃逸是否会被判刑
分类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驾车者在撞倒一名或多名受害者并未逃离现场的情境下,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具体情况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进行深思熟虑的综合分析。
如果司机在重大交通事故中导致人车伤亡,且司机在事故中负全责或需承担主要责任,那么按照交通肇事罪来解释这个情况的话,他将面临刑事处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判刑。
然而,如果事故仅造成人员伤亡,但司机在事故中的责任较轻甚至无需负责,那么此举并不构成犯罪,也就不会产生被判刑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素包括:
第一,犯罪主体为普通大众,也就是说任何年龄达到16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潜在的犯罪嫌疑人。
其次,该犯罪的侵害对象是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第三,行为人性态度被动且过失,这包括对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的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等情况。
最后,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规行驶,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导致人物伤、亡,亦或公私财产严重受损。
另外,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
第一,若交通肇事行为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1)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以上,负有全责或主要责任;
(2)死伤人数多达三人,负担同等责任;
(3)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全责或主要责任,无力偿还数额超过三十万元。
第二,交通肇事行为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应判定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以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
(1)致两人以上死亡,或五人以上重伤,负有全责或主要责任;
(2)死亡人数达六人,负担同等责任;
(3)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全责或主要责任,无力偿还数额超过六十万元。
第三,若由于逃逸行为导致人死亡,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行为致人死亡,这里的含义是指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出逃,使得受害者无法获得及时救治,最终导致其死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