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开车撞人全责和不全责怎么处理
分类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解答
律师解析:
涉及有人伤亡的交通事故,其责任判定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涉事各方在引发该类道路交通事故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及其过错的严重性进行划分。
然而,考虑到各类型车辆的特性之差异,因此对其相应的责任划分标准亦会存在区别。
具体如下:
1.一方全责、另一方无责:
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机动车与行人之间:
若机动车承担全部责任,则需承担100%的赔偿责任;但若行人全责,即便机动车不负任何责任,也需承担不大于10%的赔偿费用。
(2)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
如果非机动车负有全部责任,它应该承担100%的赔偿责任;反之,若行人全责,那么非机动车将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2.一方主要责任、另一方次要责任:
同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机动车与行人之间:
如若机动车为主责,其应承担80%的赔偿义务,而非机动车为次责时,只负责承担20%的赔偿金额;相对于此,若机动车为次责,仅需承担40%的赔偿义务,此时非机动车为主责者,则应承担剩下的60%。
(2)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
由主责方承担70%的赔偿责任,而次责方负担30%。
(3)同等责任:
在特定情形下,双方需各自承担50%的责任。
3.无法确定责任:
鉴于有关事故责任难以作出明确认定,因此不对此进行核查。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