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的提存通知有什么?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标的物提存后,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代管人。
提存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利益,一经提存即可发生债务消灭的法律后果。 但如果债权人并不知晓已经发生提存,则不能够认定债权已经实现。因此,为了平衡债权人的利益,需要债务人履行通知义务。 一方面,通知债权人可以表明已经履行债务,催促债权人及时受领;另一方面,通知债权人还能够保障债权人对提存提出异议的权利。 关于通知提存,有以下两个注意事项: 1、债务人为通知的义务主体; 2、提存通知方式既可以是直接通知,也可以是公告通知。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债务能够及时消灭,债务人在采取提存方式清偿债务之后应当及时履行通知义务。 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债务人将标的物或者将标的物依法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时,提存成立。 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二条
标的物提存后,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代管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