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借款居间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分类 债权债务-个人债务
解答
律师解析:
借款居间合同的相关法律效力详细规定见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以及第九百六十二条。
依据第九百六十一条明确规定,所谓借款居间合同主要指一类介于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中介业务,在此过程中,中介人(即居间人)负责向借款人(亦称为委托人)汇报预订借款合同的良机,或者主动为双方订立借款合同所提供关键性的指引和顾问服务等,而借款人则需要向其支付一定的酬劳。
根据第九百六十二条,作为中介方的居间人有义务对与订立合同相关的所有事项进行全面、准确且真实的报告,不得故意隐瞒任何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否则将失去索要报酬的资格,并且还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借款居间合同中的中介人往往会积极协助借款人寻找适合的出借人,提供详尽的借款信息,协助双方签署借款合同,甚至可能提供后续的还款监督等全方位服务。
而借款人则需要向中介人支付一定的中介费用。
若中介人未能严格履行如实报告的义务,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这无疑将会直接影响到借款合同的合法性及借款人的切身利益。
根据第九百六十二条的规定,中介人很可能无法获得报酬,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借款居间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中介人与借款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上,其中包括中介人的报告义务以及借款人的支付报酬义务。
作为中介人,必须始终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服务,否则将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