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款合同仲裁的流程是怎样的 |
分类 | 债权债务-个人债务 |
解答 |
律师解析:
借款合同当事人双方发生合同争议时,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可向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借款合同又称借贷合同,是基于借贷关系所产生的,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就借款有关的事实所签订的合同。 借款合同应具备如下主要条款: 1、借款标的; 2、贷款种类; 3、借款金额; 4、借款用途; 5、借款期限; 6、借款利率; 7、还款; 8、违约责任; 在贷款合同中规定违约责任,是借款方和贷款方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各自义务的必要保证,必须明确规定。 9、保证条件; 10、争议的解决方式; 1 1、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其它条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条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八条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 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