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婚姻法法定假期方面的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婚姻家庭-家事纠纷 |
解答 |
《民法典》正式施行,《婚姻法》同时废止。 结婚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件人生大事,前期需要认真准备,以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职工举行婚礼的那几天,事情非常多,本人需要向单位请假,一般情况下,单位都会给足假期,并支付婚假工资。那么法定假期方面的规定是什么?小编结合有关资料给大家讲一讲。 一、婚姻相关法定假期方面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二、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享受规定的3天婚假。 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这样的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综上所述,在婚姻相关法定假期方面的规定中,男女职工享受三天法定婚假,并且是带薪休假。如果职工请假的天数超过法定假期,则单位会按照规定扣除基本工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