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都去世了房产纠纷怎样起诉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关于遗产继承诉讼,了解并掌握法院的管辖权显得尤为关键。因继承遗产而引发的争议,应由被继承人死亡时所在的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的相关人民法院具有全面审理此案的权限。具体而言:(1)被继承人在生前往往拥有不同的住所,一处是户籍所在地,另一处则可能是长期居住的地点;至于其财产则可能分布于各处各地。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明文规定,由于继承遗产引发的纠纷,应有被继承人死亡时所在的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享有专属管辖权。(2)在遗产所在地这一问题上,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认定,当事人理应对位于对继承纠纷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中选择最为适宜的法院提起诉讼。(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专属管辖的条款规定,若继承纠纷所涉之物为房地产等不动产物权,那么唯一合适的审判法院就是该不动产所在地的相关人民法院。
2、当我们着手提起遗产继承诉讼之时,必须确保该行为是在合法的诉讼时效内进行的。(1)自继承人意识到或了解到自身权益遭受侵害之日算起,遗产恢复请求权的诉讼实效期定为二年。(2)也许会出现继承人并未察觉或无法知晓其权益受侵害的情形,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他们有权从继承开始之日起的二十年间向法院提交保护其继承权的诉讼。(3)一旦过了二十年,继承人便失去了再次提起诉讼的权利。(4)在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第十八至二十年这段时间内,继承人如果因为才知道他们的权利已经被侵犯,而行使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是从继承开始之日起的二十年内实施,超过了这一期限就不再享有此类权利。(5)在诉讼时效期间,若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继承人无法行使其权利,那么可以按照诉讼时效的中止处理。(6)当继承人自知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到二年内,若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实正处于通过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的阶段,那么也可以将此事视为诉讼时效的中止。(7)如果继承人因他们的继承权受到侵害而向前述侵权方提出追回遗产或赔偿损失的诉求,或者是因遗产继承纠纷向相应法院提起诉讼,那么在此诉讼时效立即被视为中断的状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