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成为公司股东的条件 |
分类 | 公司经营-股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需要具备以下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
1、有成为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 这是认定股权或股东资格的首要标准。 由于出资行为是一种事实法律行为,当事人应当具有成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该真实意思表示,自然不应认定为股东。 由于意思表示实为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缺乏直接判决和审查的可操作性,因而,能够反映该真实意思表示的外在证据在认定股东资格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类证据主要有: 公司设立前关于投资约定的内部协议、签署的章程、相关股东的证词等。 另外,假如当事人实际享有和行使股东权利,如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权等,从该外在行为也可以推定出其具有成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 2、实际履行出资义务。 实际出资是股东对公司最重要的义务,是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是确认股权和股东资格的重要标准。 对于不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公司和其他要求其补足出资,并且拒绝其行使股东权利或通过法定程序取消其股东资格。 当然,未出资的股东在依法进行了补投资后,仍然可以恢复其股东权利。 3、在公司章程上被记载为股东并确认受公司章程约束。 4、不违反我国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获得公司签发的出资证明书。 6、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 7、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为股东。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 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