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1-10级怎么划分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类鉴定 |
解答 |
律师解析: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共分为1-10级,其主要的划分依据是人体受到损伤之后的功能障碍程度以及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方面。
在这些等级中,一级伤残处于最为严重的状态。 像这类患者,往往会出现极重度的智能损伤情况,四肢瘫痪的肌力仅为3级,或者三肢瘫痪的肌力为2级等极为严重的状况,并且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会完全丧失。 而十级伤残相对来说则较为轻微。 例如,双上肢的长度相差会在4cm以上,双手掌缺失的比例会达到20%以上等。 这些情况虽然对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较于一级伤残而言,影响程度相对较轻。 在进行各级伤残的评定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其中包括肢体的活动功能,比如关节的活动范围、肌肉的力量等; 感觉功能,像触觉、痛觉等的敏感度; 还有器官的功能,如心肺功能、肾功能等。 具体的评定工作必须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据相关的标准和程序来进行,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案情回顾: 小朱驾车与小李发生交通事故,小李受伤。后经鉴定,小朱认为小李仅手部有损伤应是十级伤残,小李则主张自己存在器官功能受损等情况应定一级伤残,双方对伤残等级认定存在争议。 案情分析: 1、伤残等级的划分需综合考虑功能障碍及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若小李确实存在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痪肌力低等一级伤残相关状况,则应认定为一级伤残。 2、若小李仅手部损伤符合双上肢长度相差4cm以上、双手掌缺失比例20%以上等十级伤残标准,那应认定为十级伤残。具体应依据专业司法鉴定机构的评定结果确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