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人员受伤可以先定责任吗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交通事故发生后,首要任务便是确定责任。
交通警察会迅速赶赴现场,展开细致的勘查工作,包括对现场车辆、道路状况、事故痕迹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测量。 他们依据一系列严谨的法律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对事故中的各方行为进行分析与评判,从而准确地确定各方应承担的责任。 在事故现场,交通警察会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初步判断出责任的大致归属。 随后,他们会及时出具事故认定书,这份认定书将明确地划分出各方的责任比例,为后续的赔偿等事宜提供坚实的依据。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使整个处理过程更加有章可循,避免因责任不清而引发的各种纠纷与矛盾。 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定责的结果是基于现场所收集到的证据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 如果在事故发生后,有新的证据被发现,或者出现了一些之前未被察觉的特殊情况,那么责任的划分可能会根据这些新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先确定责任是较为合理的做法。 这既可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又能确保后续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为解决交通事故带来更多的确定性和公正性。 案情回顾: 小朱驾驶汽车与小李驾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交警赶赴现场,勘查车辆、道路等状况后,初步判断小朱负主要责任并出具认定书。但之后小李提供新证据,显示小朱当时可能并非如交警初判的那样存在违规行为,争议点在于责任是否应重新划分。 案情分析: 1、交警最初定责是基于现场勘查的常规证据及当时呈现的状况,按程序和相关法规作出初步判断,出具的认定书具有一定权威性。 2、当小李提供新证据后,若新证据足以改变对事故发生时情况的认定,根据规定,责任划分应结合新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定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