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如何认定故意和过失
分类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解答
律师解析:
在交通事故中,对于故意与过失的认定,主要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判断。
在故意方面,倘若驾驶人十分清楚自己的行为将会给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然而却依然积极地去追求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或者是对这种危害结果持放任不管的态度,那么就可以认定为故意。
比如说,驾驶人故意驾车朝着人群疾驰而去,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故意行为,其主观上就是希望或者放任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
而在过失方面,一般是指驾驶人按理来说应该能够预见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但是由于自身的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这种可能性,又或者是已经预见到了但却盲目地相信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
例如,驾驶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超速行驶,这种情况下他就没有充分考虑到超速可能带来的危险;再比如,驾驶人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未能及时察觉到前方的危险,从而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常来讲,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会综合考虑现场勘查的情况、对车辆进行的检验结果以及证人所提供的证言等多方面的证据,以此来准确地认定驾驶人的主观心态。
如果能够明确判断出驾驶人存在明显的故意行为,那么驾驶人将会承担更为严重的法律责任;对于过失行为,则会根据具体的事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驾车在路上行驶,与小胡的车发生碰撞。小胡认为小朱是故意撞向自己的车,小朱坚称是过失。小胡指出小朱当时驾车速度很快且方向直冲自己而来,类似故意为之。小朱解释自己是因为疲劳驾驶没注意到小胡的车才发生碰撞。交警进行现场勘查、车辆检验并询问了证人小丽和小静。

案情分析:

1、若小朱确实明知冲向小胡的车会造成危害还积极为之或放任,可认定为故意。但小朱称疲劳驾驶没预见危险,若查证属实,则可能是过失。
2、交警依据现场勘查、车辆检验结果和证人证言来判断小朱的主观心态,若为故意则承担更严重法律责任,若是过失则按事故情况确定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