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拟同意和同意在法律上有何区别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拟同意与同意在法律层面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们的含义存在明显的差别。
拟同意在主观意义上表达了签署者已经同意的意愿,然而能否最终被采纳以及是否生效还需得到上级单位或者相关部门的审批和认可;
相比之下,同意则表示签署的人和其他人的观点契合度较高,观念上达成共识。
其次,二者在实际运用中的范围有所不同。
拟同意常常用于具有严格的职责限制的情境下;
相反地,同意更多指的是毋庸置疑的自主决断,前提是签名者在处理某项特殊事务或问题拥有决策权利。
再来看一下巴托·米罗·蒙塔内利对于构成要约具备之四个要素的阐述:
“(1)要约必须从特定的合同当事人出发;
(2)其意图和方向应针对要约人期望与其签订合约的相对方进行;
(3)所要达到的目标应为缔结特定性质的合同,同时须明确展示出它将受到已承诺之意思表达的拘束;
(4)要约的具体内容必须包含使合同得以顺利建立的核心要素。
”在理解要约原理之后,我们还需关注到要约在何种情况下将会丧失其效力的分析:
(1)当涉及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的视线时;
(2)此时要约人有权根据相关规定撤回或修改原有的要约;
(3)如果约定的承诺期限届满且受要约方未能作出任何形式的回应,那么该要约就会失去效应;
(4)当受要约方对要约内容做出实质性的变动时。
总的来说,虽然“拟同意”一词涵义中既有同意的意味,但尚未真正达成协商一致。
为了使得合同能够最终生效,仍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核实和确认。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拟同意的采用往往出现在正式会议、签发正式文书等重要场合或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