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法律层面上,法定代理关系终止的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几项:
首先,当被代理人恢复或获得全面的民事行为能力时; 其次,当代理人丧失其自身的民事行为能力时; 再次,当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同时去世时;以及最后,当出现了法律明文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时。 那么,所有这些原因又都将分别导致何种不同的代理关系终结?共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首先,若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中的任意一方去世,这便无疑会引发共同的代理关系终止; 其次,当代理期间已满或是代理事项已经完成之时,委任代理的义务即告完成,此时,代理解除,委托代理也就自然而然地随之终结; 此外,当被委托人取消对代理人的委托,或是代理人主动辞去该委托代理职责时,代理关系也将相应终止; 最后,一旦作为被代理人或是代理人的法人团体宣告破产或解散后,其委托代理的职责亦将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无论委托代理抑或是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当被代理人重新获得或恢复了其原本应有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此类法定代理关系亦将会自动终止;同样地,当指定代理的法院或单位特别取消了相关指定操作时;以及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由于其它原因所引起的监护关系逐渐消亡之后,上述各类法定代理关系同样都会迎来终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四条
被代理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 (一)代理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 (二)被代理人的继承人予以承认; (三)授权中明确代理权在代理事务完成时终止; (四)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实施,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代理。 作为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的,参照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