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款合同有效期是多少天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借款合同的有效期,通常说的就是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
具体说明如下: 1.时效起算: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身权利受到损害,以及明确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比如,借款人明确表示不还钱,从此时起权利人就应知晓权利受损,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2.时效届满影响:若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当诉讼时效期满后,义务人就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比如债权人一直未向债务人主张还款权利,时效期满后,债务人可据此抗辩。 3.特殊情况:不过,要是义务人同意履行,就不能再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权利人仍有权要求其履行义务。 另外,法律另有规定的,需依照其规定执行,像某些特殊类型的借款合同,诉讼时效可能不同。 总之,签订借款合同时,一定要明确还款期限等关键条款,这样能有效避免因诉讼时效等问题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案情回顾: 小朱向小李借款5万元,约定一年后还款。一年期满,小朱明确表示不还钱。此后小李一直未向小朱主张还款权利,三年后小李起诉小朱要求还钱,小朱以诉讼时效期满为由抗辩。但后来小朱又表示愿意还钱,不久后又反悔,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明确表示不还钱时,小李就应知晓权利受损,此时诉讼时效开始计算。三年后诉讼时效期满,小朱有权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2、虽然小朱之后表示愿意还钱,按照规定此时他不能再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若反悔再以此抗辩则不合理,小李有权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