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保物权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 |
分类 | 债权债务-抵押担保 |
解答 |
律师解析:
担保物权,乃民法领域中针对在买卖、借贷等民事交易中的一种特殊制度。
根据此项制度,债务人或负有债务的其他相关方(比如第三人)会将特定的资产作为他们对债权人所承诺还款义务的保证。 倘若债务人无法在预定的期限内收回其债务,依据法律的规定,债权人便有权通过一套固定的程序,针对债务人生前所设立的担保财产进行优先受偿。 担保物权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种类: 抵押权、质权以及留置权。 首先,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者关联第三方向债权人提供不动产或动产作为履约的担保,同时并不转让这些财产的占有,进而形成的一种担保物权形式。 当债务人为债务人设定了抵押权却未能按照原先的协议履行完其债务时,抵押权人便享有权利从债务人提供的抵押财产中获得优先受偿的权力。 例如,债权人可以请求司法机构对抵押财产进行拍卖以获取足够的资金用以偿还其债权; 如果在拍卖过程中有剩余的金钱,应当支票还给抵押人,若仍有欠缺部分,债权人仍然可以要求债务人继续支付所欠款项。 然而,对于那些不能强制执行的财产则不得设定抵押权。 其次,质权是一种债务人或第三方向债权人交付动产或涉及某些财产权利的产权作为担保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担保物权。 当债务人身故或未能按时履行已约定好的事项时,债权人有权优先从该动产或物品中获得赔偿。 质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类型: 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 前者即指债务人为债权人提供动产作为还款的担保; 后者则是指债务人为债权人提供一些财产权利产权作为担保物。 最后,留置权是债权人既已实际占有债务人之动产,而其对该动产尚无清偿能力时,依法可行使留置手中的动产作为担保的特定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七条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 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