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质押权和抵押权的区别 |
分类 | 债权债务-抵押担保 |
解答 |
律师解析:
1.担保标的差异显著
(1)质押权以动产和权利作为担保的物质基础。 (2)而抵押权则以不动产物、不动产用益物权以及动产等,作为其担保标的。 2.构成要素有所差别(1)在质押权成立过程中,以质押物的实际转移占有权为重要因素,此举不仅视为质押权的公示途径,更是其成立的必要条件。 (2)而抵押权的设立,按照一般的规定,必须经过登记手续才能生效。 对于那些无需进行登记的抵押权,比如仅凭书面抵押合同便可以设立,那么此时并不要求抵押物发生实际的占有移转。 3.担保功能实现环节略有不同 (1)质押权除了享有优先受偿的效力之外,还有权对被担保的标的物及其相关权益凭证,实施合法占有着作或留置,这使得质押权人能直接掌控标的物的运营,进一步给提供担保的债务人施加压力,督促其尽快偿还债务。 然而,这一留置权效象,却是抵押权所无法企及的。 (2)抵押权作为一种非占有性质的担保物权,主要通过优先受偿效力来发挥其担保作用。 4.实施工具呈现出各自特色 (1)质押权人为保证债权人的利益能够得以完全保障,当预期的债权期限届满或出于特定原因无法获得清偿时,他们有权不经司法批准而自行处置质押财产,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只要其价格在市场上具有合理公允性即可。 当然,出质人若觉得此次处理不甚公平合理的话,也可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另行解决。 (2)至于抵押权人行使其抵押权的情况下,在与出质人协商未能达成共识时,通常需要向法院申请拍卖、变卖抵押财产,之后再从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而不是采取强制措施夺取抵押财产并予以出售。 5.在同一标的物上并存的上述两种担保物权的优先顺序亦有所不同 (1)先设立并且已完成登记手续的抵押权,优于后设立但尚未完成登记手续的质押权; (2)未进行登记的抵押权,应遵循“先设立的质押权优于后设立的登记抵押权或未登记的抵押权”的原则。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