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暴力催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分类 | 损害赔偿-名誉毁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暴力催收不仅属于违法行为,同时亦缺乏合理性且无法合乎法律。
当非存款类放贷机构及相关的外部代理机构在进行债务催收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禁止事项: 第一,严禁采用或是恐吓利用暴力手段或者其他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以侵害他人身体、名誉以及财务之利益; 第二,避免进行任何形式的侮辱、诽谤行为,以及对于他人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干扰; 第三,严守诚实信用原则,切勿采用误导、欺骗、虚假陈述等手法,强迫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 第四,除非受制于法律、行政法规的特殊规定,否则不应将拒绝还款的借款人名单公诸于众; 第五,在催收过程中,仅能向债务人与担保人这两个特定群体进行信息传递; 最后,应当拒绝采用任何不合法、不公正或者不道德的手段进行债务催收活动。 唯一正规且有效的债务收回方法,应遵循各方协商、提起诉讼或是申请支付命令等程序进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