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个人民事行为中,如何认定损害他人财产 |
分类 | 损害赔偿-财产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司法实践中,首先需要确认的是针对他人财产所实施的确切且具有物理性的破坏、损毁行为,抑或是导致他人财产功能严重失效和价值大幅度降低的操作。
例如蓄意打碎他人的汽车玻璃、损害房屋主体结构等违法行为。 其次,此类行为与实际产生的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具备直接的因果关联性。 最后,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存在过错,这其中既包括故意的情形,也涵盖了过失的情况。 所谓故意,即是指行为人明知自身的行为将会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却仍然选择积极地去实施该行为; 而过失则是指行为人本应预见到可能会引发损害结果,然而由于疏忽大意未能做到,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带来损害,但却过于自信能够避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