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监护权到什么时候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未成年监护权通常在被监护人年满十八周岁时终止,以下为你详细说明:
一、一般情况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十八周岁是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重要界限。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一般已发展成熟,具备了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能够独立地参与各类民事法律关系,如签订合同、进行交易等。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当未成年人达到十八周岁这个法定年龄,其监护权就会自然结束,监护人不再对其行使监护职责。 二、特殊情况 如果未成年人在十六周岁以上但不满十八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法律会将其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另外,即使未成年人年满十八周岁,但因精神状况等原因,如患有精神疾病,导致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监护权并不当然终止。 为了保护其合法权益,保障其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可能还需要继续为其设立监护。 案情回顾: 小朱年满十八周岁,其监护人小李认为监护权应终止,便不再履行监护职责。但小朱因患精神疾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生活出现混乱。小胡作为亲属提出应继续为小朱设立监护,双方就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年满十八周岁,监护权自然结束。小朱已达十八周岁,按常规小李可终止监护职责。 2、但小朱因精神疾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属于特殊情况。即便年满十八周岁,为保护其合法权益,保障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仍需继续为其设立监护,所以小胡的主张有法律依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