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给抚养费被强制执行怎么解决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对方被强制执行却仍不给抚养费时,具体可采取以下这些措施:
首先,法院会运用多种手段来强制其履行支付抚养费的责任。 其一,通过详细的查询工作,锁定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然后对其财产进行冻结,阻止其对财产的处置,最后直接划拨相应款项,确保抚养费能够到位。 其二,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再者,若发现被执行人有隐匿财产,将财产转移到其他地方以逃避支付抚养费的行为,法院会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其罚款、拘留等处罚。 倘若这种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必然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让其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申请执行人也应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关注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动态变化。 一旦察觉到有可被执行的财产出现,应立即向法院报告,这样法院就能及时采取行动继续执行,保障抚养费的顺利支付。 另外,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在申请执行人同意的情况下,法院会暂时中止执行。 但一旦被执行人日后有了履行能力,法院会立即恢复执行,确保抚养费的支付不会被长期拖延。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离婚后,小李未按约定支付孩子抚养费,小朱申请强制执行。但小李仍不支付,且疑似有隐匿财产行为,同时还称自己无履行能力,引发争议,小朱要求法院继续强制其履行义务。 案情分析: 1、法院可查询小李财产线索,冻结并划拨其财产用于支付抚养费,保障小朱及孩子的合法权益。 2、对小李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并纳入失信名单,迫使其履行义务。 3、若证实小李隐匿财产逃避支付,法院可给予罚款、拘留处罚,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 4、若小李确实无履行能力,经小朱同意可中止执行,待其有能力时再恢复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