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继承的财产都有哪些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法定继承,简单来说,就是在被继承人没有立下关于遗产处理遗嘱的情形下,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来确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的先后顺序以及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
关于法定继承的财产范围,具体如下: 1.公民的收入:这包含了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所获得的收入,比如工作所得的工资、因表现优秀或完成特定任务而获得的奖金等,这些都是其个人劳动成果的体现。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房屋作为重要的财产,为人们提供居住场所;储蓄则是公民长期积攒下来的财富;生活用品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物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合法拥有的林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饲养的牲畜和家禽也是个人财产的一部分。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具有历史、文化或学术价值的文物以及个人收藏的图书资料等。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公民用于生产经营的各类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创作者通过智力劳动所获得的财产权益。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例如债权等合法的财产权益。 在确定法定继承财产时,必须先仔细区分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等。 只有将明确属于被继承人个人的财产部分,才能作为法定继承的财产进行合理分配。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未立遗嘱。其名下有房屋、存款,还有与妻子共有的一些生产资料。小朱的子女小李和小胡,与妻子小丽就财产继承产生争议,焦点在于哪些财产属于法定继承财产范围以及如何区分个人和夫妻共同财产。 案情分析: 1、小朱名下房屋、存款等属于其个人财产部分,应作为法定继承财产,按法定继承顺序和原则分配。 2、对于与妻子共有的生产资料,需先区分出小朱个人的份额,这部分才能纳入法定继承财产范围进行分配,不能将夫妻共同财产全部作为法定继承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