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生前做了公证录像有效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老人生前做的公证录像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为您详细说明:
一、符合公证程序的有效情况 若公证录像作为公证过程的一部分,且公证机构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操作,那么此录像具备法律效力。 首先,公证员会对老人的身份进行严谨核实。 这涉及到查验老人的身份证件、询问相关个人信息等,以确保老人身份真实无误。 其次,要确认老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公证员会通过与老人交流、观察其精神状态等方式,判断老人是否能清晰理解公证事项的意义和后果。 再者,老人需在公证员面前真实表达意愿,不存在受胁迫、欺诈等情况。 最后,公证机构会对整个过程进行规范记录和存档,包括录像的拍摄、存储等环节都有严格要求,以保证公证过程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二、不符合程序的无效情况 若公证过程存在瑕疵,公证录像的效力可能会受影响。 例如,公证员未明确表明身份,可能导致老人对公证员的身份产生疑惑;未核实老人真实意愿,可能使公证内容并非老人本意;录像过程不完整,比如关键环节缺失记录等,都可能使公证录像无效。 总之,判断公证录像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公证过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案情回顾: 小朱的老人去世前做了公证录像,小胡却对该录像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争议点在于此公证录像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涉及公证员核实身份、确认行为能力、确认真实意愿以及记录存档等多方面是否规范。 案情分析: 1、若公证录像中,公证员严格核实老人身份,查验身份证件等信息准确无误,且通过交流观察确认老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录像有效可能性大。 2、若老人在公证员面前真实表达意愿,不存在胁迫欺诈,公证机构对过程规范记录存档,录像通常有效;反之,若存在公证员身份不明、未核实意愿、录像不完整等瑕疵,录像可能无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