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精神病立遗嘱有效吗
分类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精神病患者所立遗嘱是否有效,需依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以下为您详细阐述: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时
当精神病患者处于发病期,其认知和意识往往会出现严重紊乱,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
在这种状态下,他们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
这是因为立遗嘱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需要立遗嘱人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于财产处分的真实意愿,而处于发病期的精神病患者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
若精神病患者病情相对较轻,被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虽然对一些简单的事务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但对于立遗嘱这种涉及重大财产处分的复杂行为,通常难以确保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由于立遗嘱要求立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所立遗嘱一般也是无效的。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
当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缓解,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并且经过专业的医学鉴定或有相关证明能够认定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他们所立的遗嘱是有效的。
此时,他们能够理性地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所立遗嘱符合法律规定。

案情回顾:

小朱患有精神病,在发病期立下遗嘱,将财产分给小李和小胡。病中他出现幻觉,认知混乱。病情缓解后,小朱又立一份遗嘱,将财产主要留给小丽。小静认为小朱此前发病期所立遗嘱应无效,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在发病期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状态,出现幻觉等症状使其无法正确理解立遗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依据法律,此时所立遗嘱无效。
2、当小朱病情缓解且经鉴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他能理性处分财产,此时所立遗嘱符合法律规定,是有效的。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