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忠诚协议和婚内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忠诚协议和婚内财产协议,其实并非必须进行公证,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1.忠诚协议: 忠诚协议主要是用来约束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忠实义务。 在实际生活中,即便不进行公证,它也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 比如说,夫妻双方自愿签订忠诚协议,明确约定若一方违背忠实义务需承担相应责任,这份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但如果经过公证,其证明力会更强,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中,能更有力地支持无过错方的诉求。 2.婚内财产协议: 婚内财产协议是对夫妻财产的归属等问题进行约定。 不公证同样有效,只是公证后可以增强其公信力和证据效力。 例如,夫妻约定婚后某套房产归一方所有,若未公证,日后发生纠纷时,在举证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 不过,公证并非决定协议效力的唯一因素,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即便未公证,对双方也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是否公证可根据双方意愿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是夫妻,二人签订忠诚协议,约定若一方出轨需支付另一方精神损失费。同时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约定某套房产归小李所有,两份协议均未公证。后小朱出轨,小李要求小朱支付精神损失费且确认房产归属,小朱却以协议未公证为由拒绝,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关于忠诚协议,虽未公证,但只要是双方自愿签订,明确约定违背忠实义务的责任,该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小朱应按协议支付精神损失费。 2、婚内财产协议不公证也有效,只是未公证在后续纠纷中举证可能困难。此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房产应归小李所有。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