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姻存续期间财产分割需要什么手续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婚姻存续期间进行财产分割,通常需按以下步骤办理手续:
一、双方协商一致 夫妻双方需就财产分割展开全面且深入的沟通。 要对各类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等进行梳理,充分考虑双方的权益和实际需求,通过友好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二、起草协议 依据协商的结果,精心起草财产分割协议。 协议中要清晰明确地写明各项财产的具体归属,比如哪套房产归谁,以及分割的具体方式,像按比例分割存款等内容。 三、签字确认 双方需郑重地在财产分割协议上签字,这代表着对协议所有内容的认可与同意,意味着双方愿意遵守协议的约定。 四、公证(可选) 若想进一步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可选择对协议进行公证。 公证后的协议在法律层面上更具保障。 五、办理变更登记(如有必要) 当涉及不动产等财产的变更时,要及时去相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确保财产的归属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不同类型财产分割规定或有不同,应按实际操作。 协商不成可诉讼,由法院判决。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在婚姻存续期间欲进行财产分割。双方在房产、存款等财产分割上沟通后有一定分歧,尤其在房产归属上争议较大。后起草协议,小朱对协议中存款分割比例不满未签字。小丽想公证协议也无法进行,涉及房产变更登记更是搁置。 案情分析: 1、双方未能协商一致,这导致财产分割协议无法顺利达成,影响后续流程推进。 2、小朱未签字确认,意味着协议未生效,双方未就财产分割形成有效约定。 3、公证因协议未签字无法进行,公证作为增强法律效力的可选步骤无法发挥作用。 4、因协议未生效,涉及房产等财产的变更登记无法办理,财产归属在法律上未得到确认。 5、若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由法院判决来解决财产分割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