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协议中财产归谁所有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离婚协议中财产归属的约定,要遵循自愿、公平原则,以此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 1.明确共同财产范围: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涵盖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 明确范围后,双方可协商某一财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放弃所有权。 例如房产,若约定归一方,另一方则需配合完成过户手续,确保产权顺利变更。 2.特殊财产的处理:对于不动产等特殊财产,除协商约定外,还需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使财产归属在法律上得以确认。 3.婚前财产的界定:婚前财产通常归各自所有,除非双方另有特别约定。 这是基于财产的原始归属原则,保护婚前个人财产权益。 4.约定需明确具体:在约定财产归属时,应尽可能详细、清晰,避免模糊表述。 若约定不明,可能被认定为未约定或无效,最终仍需按法律规定分割财产。 总之,财产归属约定要合法、合理、明确。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协议离婚,在财产分割上产生争议。争议点在于房产归属及婚前财产界定。房产作为共同财产,一方希望独自所有但不愿配合过户;对于婚前财产,一方认为部分应作为共同财产分割。 案情分析: 1、关于共同财产范围,房产作为共同财产,若约定归一方,另一方应配合过户,这是保障财产归属变更在法律上有效的必要步骤,拒绝配合过户违反约定。 2、特殊财产如房产,除协商外需办理变更登记,才能使财产归属得到法律确认。 3、婚前财产通常归各自所有,若无特别约定,不能随意作为共同财产分割。 4、财产归属约定应明确具体,模糊表述可能导致约定无效,需按法律规定重新分割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