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共同财产如何归一方所有
分类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解答
律师解析:
以下是几种将共同财产归一方所有的常见方式,具体介绍如下:
1.夫妻双方约定: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对财产归属进行约定。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夫妻能够通过书面协议,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做出明确安排。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该约定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同时也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这样的约定才会对双方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2.赠与:
一方若想将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份额归到另一方名下,可通过赠与的方式实现。
赠与这一行为,需要赠与人有明确的意思表示,让受赠人清楚知晓其赠与的意图。
为了确保赠与行为的有效性,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进行记录,或者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财产变更手续。
3.析产:
在一些特殊情形下,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可能会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者主动放弃自己在该财产中应有的权益。
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也可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是夫妻,婚后有共同财产。小朱想将共同财产归自己所有,便提出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小李认为小朱有胁迫行为。后来小朱又想把自己份额赠与小丽(小朱亲属),未办手续。离婚时,对于财产分配又起争议,小朱想独占,小李不同意。

案情分析:

1、关于夫妻双方约定,若小李能证明小朱存在胁迫行为,那么该约定并非双方真实意思体现,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财产仍应按共同财产处理。
2、小朱赠与小丽份额的行为,因未办理相关手续,赠与行为的有效性存疑,不能当然地认定份额已归小丽。
3、离婚析产时,若协商不成,法院会综合各种情况,公平合理地判决共同财产的归属。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