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错方有权分财产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关于过错方在财产分割方面的规定,既保障了其一定的权益,又会综合各种情况进行考量。
具体内容如下: 一、遵循的一般原则 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原则上是均等分配的。 这是基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对家庭财产的共同贡献。 即使其中一方存在过错行为,从法律角度看,其依然对共同财产享有分割的权利。 例如,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积累的房产、存款等财产,不论哪一方有过错,都有权利参与分配。 二、过错行为导致少分情况 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较为严重的过错行为,在离婚进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比如,一方偷偷将夫妻共同存款转移到自己名下的其他账户,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另一方的利益,在分割财产时就可能少分。 三、涉及损害赔偿情形 当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以及有其他重大过错等情形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不过,这并不影响过错方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只是在具体分割时,会综合考虑过错情况,适当调整分割比例。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丽结婚多年,共同积累了房产和存款。后小朱发现小丽偷偷将部分存款转移至自己名下其他账户,且小丽曾与他人同居。小朱起诉离婚,要求分割财产并主张损害赔偿,争议点在于财产应如何分割及小丽是否需赔偿。 案情分析: 1、依据法律,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配,即便小丽存在过错,她仍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 2、小丽转移夫妻共同存款,属于严重过错行为,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少分。 3、小丽与他人同居,小朱作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具体分割财产时会综合考虑过错情况调整分割比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