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协议书怎样才会有法律效应 |
分类 | 婚姻家庭-离婚 |
解答 |
律师解析:
一份具备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书,需满足多方面条件,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1.主体适格: 签订离婚协议书的双方,必须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这意味着双方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清楚知晓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 比如,精神正常、年龄达到法定成年标准等,只有这样,所签订的协议才可能具有法律效力。 2.真实意愿: 协议内容需是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不存在任何欺诈、胁迫等违背自愿原则的情况。 也就是说,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应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没有受到他人的不正当干扰。 3.内容合法: 子女抚养方面,要做出合理安排。 明确抚养权的归属,考虑孩子的生活环境、成长需求等因素。 同时,确定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具体数额,确保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等费用有保障。 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分割与处理要清晰明确,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比如,对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进行合理划分,对共同债务的承担责任予以明确。 4.形式规范: 通常应采用书面形式,这样可以清晰记录双方的约定,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5.登记备案: 双方需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经婚姻登记机关严格审查确认后,颁发离婚证,此时离婚协议书才正式生效。 在起草和签订离婚协议书时,咨询专业律师是很有必要的,能确保协议内容合法有效,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系夫妻,后协商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书。小朱认为小李签订时受胁迫非真实意愿,且协议对子女抚养安排不合理,财产分割不明,同时协议未登记备案,故小朱质疑该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案情分析: 1、主体适格方面,若小朱和小李是合法夫妻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满足此条件,否则协议效力存疑。 2、真实意愿上,若小李确受胁迫,协议非其真实意思表示,则该协议可能无效。 3、内容合法方面,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不合理会影响协议效力。 4、形式规范上,若未采用书面形式,易引发纠纷影响效力。 5、登记备案缺失,协议未生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