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双方一方有精神病能离婚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离婚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婚姻关系中,当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病时,是可以考虑离婚的。
其一,倘若一方在婚前刻意隐瞒了自身的精神病史,即便婚后接受了治疗却依然无法痊愈,又或者在婚前就知晓对方患有精神病却依然选择与之结婚,婚后经过长时间的医治仍未见好转,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认定夫妻之间的感情已经确确实实地破裂了。 此时,若其中一方坚决要求离婚,即便经过调解也无法达成共识,那么法院是可以依法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的。 其二,在处理这类离婚案件的过程中,必须要格外注重对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的保障。 比如在财产分割方面,应当给予精神病患者适当的照顾,以确保他们在离婚后能够有一定的生活保障。 而且,必须要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通常是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由法院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裁决。 总之,虽然夫妻一方有精神病会使离婚这件事变得更加复杂,但只要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条件,是可以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 这样既能够维护法律的尊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结婚,婚前小李隐瞒精神病史,婚后治疗未痊愈。小朱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双方无法达成共识。争议点在于这种情况下能否准予离婚,以及财产如何分割。 案情分析: 1、小李婚前隐瞒精神病史且婚后治疗未痊愈,可认定夫妻感情破裂。小朱坚决离婚且调解无效,法院依法可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2、在财产分割方面,应给予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小李适当照顾,确保其离婚后有生活保障。且需通过诉讼离婚,由法院综合判断裁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