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起诉二审是终审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离婚 |
解答 |
律师解析:
1.离婚起诉的二审通常具有终审效力。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实行两审终审制,这意味着一个案件历经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后就宣告终结。 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属于终审的结果,当事人自此不能再提起上诉。 2.然而,倘若二审判决出现错误,比如在认定事实方面出现偏差,或者在适用法律时出现不当等情况,当事人便可以依据审判监督程序来申请再审。 审判监督程序是针对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发现确实存在错误时,进行重新审理的一种程序。 3.一般来说,离婚起诉的二审大多是终审的状态。 但特殊情况下,当事人若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二审判决存在错误,就可以通过再审这一途径来寻求救济,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体现了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和对当事人权益的保障,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离婚起诉,一审判决后小朱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作出判决,按照两审终审制,该判决本应生效。但小朱发现二审判决在认定财产分割事实方面存在偏差,于是小朱认为判决不公,与小李产生争议,小朱欲寻求救济。 案情分析: 1、按照两审终审制,离婚起诉二审判决正常应为终审判决,一般不能再上诉。 2、但小朱若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二审判决在认定事实方面如财产分割存在偏差,可依据审判监督程序申请再审,这是为了纠正可能存在错误的判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