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农村买同村他人的房屋怎么办理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屋买卖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农村购买同村他人房屋,具体可按以下步骤有序办理:
一、确认购房资格 购房者必须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是购买农村房屋的重要前提。 因为农村房屋的宅基地具有特殊的身份属性,其是农村集体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用于建造住宅及附属设施的土地。 只有符合这一身份要求,才能确保购房行为的合法性,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比如,长期居住在本村且户籍也在本村的村民,通常就具备购房资格。 二、签订购房合同 买卖双方要对房屋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等关键事项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购房合同。 合同中需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卖方要保证房屋产权清晰,无纠纷;买方要按约定支付房款等。 这样能有效保障交易安全,为后续流程奠定基础。 三、申请审批 购房者需向所在村委会提出购房申请,村委会会对交易进行审核,主要审查交易是否符合村集体规定。 审核通过后,村委会会出具相关意见,确保交易符合集体利益和相关政策。 四、办理产权变更登记 购房者要携带购房合同、身份证明、宅基地使用证等相关材料,前往当地的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完成过户后,房屋所有权才合法转移到购房者名下,保障其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想购买同村小李的房屋,小朱户籍在本村具备购房资格,但小李称房屋曾与小胡有过短暂交易意向虽未成交但有争议,这让小朱担忧产权问题。双方签订购房合同后,小朱申请审批时,村委会因该争议暂停审核,产权变更登记也无法进行。 案情分析: 1、小朱作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具备购房资格,符合购买农村房屋的前提条件。 2、小李应保证房屋产权清晰,其与小胡的争议虽未成交,但可能影响交易安全,应先解决该争议,确保交易无纠纷。 3、村委会审核是保障集体利益的重要环节,在争议未解决时暂停审核合理,待争议解决后按流程完成审批和产权变更登记。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