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授予专利权需满足哪些条件 |
分类 | 知识产权-专利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一项的相关规定,决定专利权利归属的必备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需要满足新颖性的要求,即申请人提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不得对已有的技术构成任何实质性的重叠或侵犯; 其次,需要具备创新性,此创新性应当是独立于现有的已知的技术知识之外的,且与之有极大的区别;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产品的实用价值,其必须具备可操作性以及为社会带来正面效益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专利法》中的第二条第一款明确指出了“发明创造”的定义,这个概念是由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这三种形式组成的。 此外,在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至第四款的内容中,详细地解释了新颖性,即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能被归入当前已知的技术领域之中,同时在申请日之前,未经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相同的申请,并在申请日后公开的专利文献或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有明确记载。 至于创新性,则是指申请的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实质性特点及显著的进步之处,而对于实用新型来说,它所具备的实质性特点及其体现出的进步亦应值得关注。 再者,实用性便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可以实际生产和使用,且能为社会提供积极的价值。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二条第一款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至第四款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