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死了还能定罪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人死后是否还能定罪的问题,需根据不同情形具体分析: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况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死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是因为刑事责任的承担要求犯罪主体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而当人死亡后,其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已不复存在,也就无法再承受刑罚。 比如,在一些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突发疾病死亡,那么此时案件就应当撤销;如果案件已经进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若在审判阶段,法院则应终止审理;若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宣告无罪。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再对其定罪。 二、已定罪的罪犯死亡的情况 当罪犯在定罪量刑后死亡,刑罚的执行会自然终止。 例如,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但在服刑期间因病去世,那么剩余的刑期就不再执行。 不过,对于已经判处没收财产等财产刑部分,仍需依法执行。 这是为了体现法律的严肃性,表明对犯罪行为的否定评价,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即使罪犯本人已死亡,其违法所得的财产也应依法予以没收。 案情回顾: 小朱涉嫌犯罪,在侦查阶段突发疾病死亡。案件是否还应继续办理存在争议;此外,罪犯小李被判处有期徒刑,服刑期间去世,其剩余刑期是否还要执行以及财产刑是否继续执行也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对于小朱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由于小朱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死亡,作为法律主体已不存在,无法承受刑罚。在侦查阶段死亡,案件应当撤销。 2、对于小李案件,其在服刑期间死亡,刑罚执行自然终止,剩余刑期不再执行。但对于已判处的没收财产等财产刑部分,为体现法律严肃性,维护公平正义,应依法执行,其违法所得财产要予以没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