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公章签合同构成犯罪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使用假公章签合同属于犯罪行为。
当利用假公章来签订合同,且其目的是骗取对方的财物,并且数额达到较大程度时,便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数额较大通常指的是二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这一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也会触犯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这里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对于具体的定罪量刑,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量,像合同的金额大小、情节的严重程度等因素都会对最终的判决产生影响。 倘若发现自己或者他人正在使用假公章签订合同,那么一定要立刻停止这种行为,并及时寻求法律方面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遭受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总之,使用假公章签合同这一行为性质极为严重,一旦被认定,极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给当事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案情回顾: 小朱为获取利益,使用伪造的公章与小李签订合同,骗取小李财物价值3万元。小朱辩称不知使用假公章签合同违法,且认为金额不算特别巨大不应担责,双方就小朱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使用假公章签合同且骗取财物数额达3万元,超过2万元“数额较大”标准,构成合同诈骗罪。其辩称不知违法不能成为免责理由,法律责任不以主观认知为前提。 2、小朱伪造公章行为触犯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具体定罪量刑需综合合同金额、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小朱应承担相应刑事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