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在中国的刑法体系里,并不存在“非法损毁他人财产罪”这一单独的罪名。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说白了就是故意对公私财物进行毁灭或者损坏的行为。
当这种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即数额较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时,就会构成犯罪。
比如说,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要是其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那就属于“数额较大”的范畴了。
按照法律规定,对于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人,若处于“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而要是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那刑期就会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并且,在具体量刑时,不能仅仅看毁坏财物的数额,还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动机,是出于恶意报复还是其他原因;
手段,是暴力破坏还是较为温和的方式;
对象,是重要财物还是普通物品;
后果,对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等;
以及犯罪后的态度,是否有积极的补救行为等多方面因素,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