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犯罪构成三要素是什么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通常将犯罪主体定义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法人机构。
这其中,自然人除了须满足特定法定年龄要求、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实施了具体犯罪行为这些客观要素之外,还需要涵盖其犯罪动机、目的等主观层面的考量。
而犯罪行为则是指犯罪主体借助一系列活动,对犯罪客体施加影响,从而触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并最终导致危害社会后果的行为过程。
犯罪主体正是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才最终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至于犯罪结果,它是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害,进而引发的一种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后果。
只要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对犯罪客体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使得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遭受侵犯,那么便会产生社会危害性,刑法也会依据这种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设定构成犯罪所需达到的不同犯罪结果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