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所谓的“认罪认罚”,主要是指向潜在的或者已经存在涉嫌犯罪行为的嫌疑人或被告人,自愿并且诚实地承认自身实际所涉的罪名与责任范围,承认由检察机关或其他相关机构提出的犯罪行为真实性证明,同时自愿表示愿意接受相应的法律惩罚。
普遍而言,在裁定刑事案件的量刑时,我们往往会对“认罪认罚”这一行为加以肯定和鼓励,即对犯罪者予以一定程度的宽大处置。
但是,具体的减刑幅度并无确定的标准,其会综合衡量可能涉及到的犯罪行为性质、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以及在此基础上犯罪分子在“认罪认罚”过程中的具体态度和行为等多种因素。
在实际的司法操作中,针对那些满足了“认罪认罚”条件的案件,法院在做出最终的判决决策时,一般都会在法定的刑期范围内,赋予犯罪者更为广泛的宽恕空间。